老人节的由来 ,中国传统节日的由来以及对后世的启迪?

中国传统节日的由来以及对后世的启迪

中国的一些传统节日:

1、端午节

端午节是中国民间十分盛行的民俗大节,过端午节,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传统习惯,由于地域广大,加上许多故事传说,于是不仅产生了众多相异的节名,而且各地也有着不尽相同的习俗。仲夏端午是龙升天的节日,以扒龙舟形式祭龙是端午节的重要礼俗主题,此俗至今在我国南方沿海一带仍盛行。

2、清明节

中秋节自古便有祭月、赏月、拜月、吃月饼、赏桂花、饮桂花酒等习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为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成为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

3、重阳节

庆祝重阳节一般包括出游赏秋、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到了唐代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1989年农历九月九日被定为老人节,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

4、元宵(正月十五

农历新年的第一个月圆之夜,传统习俗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拉兔子灯等。此外,不少地方元宵节还增加了耍龙灯、耍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传统民俗表演。

中国传统节日的由来以及对后世的启迪

五个民族的节日和其来历

1、蒙古族

  蒙古族的传统节日主要有旧历新年,蒙古语为“查干萨仁”,即白色的月。蒙古族的年节亦称“白节”或“白月”,这与奶食的洁白紧密相关意。此外还有那达慕、马奶节等。

  2、朝鲜族

  其节日基本上与汉族相同,主要有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老人节等。还有三个家庭的节日,即婴儿周岁生日、回甲节(60大寿)、回婚节(结婚60周年纪念日)。每逢回甲节、回婚节时,子女、亲友、邻居都向老人祝福、祝寿。

  3、傣族

  傣族的重大节日有泼水节、关门节和开门节,均与佛教有关。

  4、东乡族

  东乡族和其他信仰宗教的民族一样,每年有三大节日,即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都来源于伊斯兰教。

  5、布朗族

  厚南节是布朗族盛大的年节,每逢农历三月清明节后7日,即阳历4月13日—15日举行。 节日里,主要活动是相互泼水,其仪式完全按照布朗族古朴的传统方式——迎接太阳的习俗举行,所以,人们称之为迎接太阳的节日。

五个民族的节日和其来历

中国最显年老节日

老年节,节日时间是每年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设立老年节,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敬老、养老、助老的美德。

2012年12月28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修订通过、自2013年7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规定,“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为老年节”。2013年的重阳节(10月13日)成为中国第一个法定的老年节。

“登高节”跟“重阳节”是一回事吗

今天是阴历九月初九,中国的传统节日重阳节。
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到了唐代被正式定为民间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

在重阳节这一天,人们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饮菊花酒,这些精彩的习俗活动,使得重阳节拥有了经久不衰的魅力。

除了登高赏花,重阳节更大的意义是敬老爱老。

它承载着中华民族尊老尽孝的传统美德,是名副其实的中国老人节。

名称由来


“重阳”之名称由来,得名于古籍《易经》中的‘阳爻为九’。在《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又为“极数”,指天之高为“九重”。九月初九,日与月皆逢九,是谓“两九相重”,故曰“重九”,同时又是两个阳数合在一起,故谓之“重阳”。明代张岱著《夜航船》云:“九为阳数,其日与月并应,故曰“重阳”。
重阳节,在我国不仅是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更是我们中国传统的敬老节日。1988年我国将农历的九月初九正式定为"中国老年节",到2019年已是第31个年头。

重阳敬老,再谢亲恩。中华民族的“孝”道,亘古不变。

重阳习俗


重阳这天,
登高“避灾”,

插茱萸、赏菊花,

吃重阳糕,尝菊花酒。

一、登高

重阳节登高的风俗历史悠久。古代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的风俗,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重阳登高习俗源于此时的气候特点以及古人对山岳的崇拜。登高“辞青”也是源于大自然中的节气,重阳节登山“辞青”与古人在阳春三月春游“踏青”相对应。据文献说,“登山祈福”的习俗在春秋战国时期已流行。九月九正值仲秋时节,秋高气爽,登高远望,啸咏骋怀,活动筋骨。所以,人们于重阳登高,在时令上是最合适不过的。

二、插茱萸
古代风行九九插茱萸的习俗,所以又叫做茱萸节。茱萸是一种可以做中药的果实,古人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登山插茱萸具有明目、醒脑、祛火、驱虫、去湿、逐风邪的作用,并能消积食,治寒热。插茱萸等古俗则是民间登山驱风邪的行为,重阳节清气上扬,浊气下沉,人们用天然药物茱萸等调整体魄健康,使其适应自然气候变化。所以在重阳节,人们喜欢佩带茱萸以辟邪求吉,茱萸因此还被人们称为“辟邪翁”。

三、吃重阳糕
高和糕谐音,作为节日食品,最早是庆祝秋粮丰收的用意,之后民间才有了登高吃糕,取步步登高的吉祥之意。


重阳感悟



九九重阳节,思亲双倍深,

父母尚健在,便是好福气,

请珍惜父母在的每一天。

再远,也要常回家看看,

再累,也要把他们陪伴,

毕竟人生只有一次,

和父母的缘分也只有这一次,

下辈子,再也不会见了。

子女对父母最好的报答,

不是金钱,不是礼物;

不是房产,不是问候;

是陪伴,是孝顺,是承欢膝下;

是回家,是团圆,是家庭和睦;

九初九重阳节,

祝福天下所有的父母亲,

开开心心,身体健康。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匆匆网】立场,本平台所发表的文章、图片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邮箱:dandanxi6@qq.com)我们将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

(31)
上一篇 2022年12月02日 15:09
下一篇 2022年12月02日 15:1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