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的由来 ,临沂的由来?

临沂的由来

因为临近沂河这条大河,故称临沂

临沂的由来

山东省临沂市名字的由来

  临沂地区在山东省中南部。  1967年4月9日成立临沂地区革命委员会,这是临沂地区的由来。  1978年7月,临沂地区革命委员会改为临沂地区行政公署,行署驻临沂城。  1994年12月,国务院批准撤销临沂地区和县级临沂市,设立地级临沂市。

山东省临沂市名字的由来

临沂机场得名由来

临沂启阳机场名字的由来: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灵魂;城市背后的历史积淀,则是这个灵魂的发源地。临沂古称启阳,故有启阳路,启阳小学……

启阳城,是今山东临沂城市的最早溯源地之一,启阳意为"开启太阳之地",始建于春秋时期的鲁哀公三年即公元前492年,《左传》中曾有记载"季孙斯、叔孙州仇帅师城启阳。"意思是说季孙斯、叔孙州仇率领部队在启阳这个地方建城。后因西汉时,为避汉景帝刘启名讳,启阳城更名开阳并设为开阳县。

位于兰山区金雀山街道办事处东关居委、东北园居委的启阳城址,据考证为春秋之启阳城,始建于公元前492年,至今已有2500年历史。古城“前距高岗,却背金庸”,是春秋鲁国在东南方修建的防邑。

从汉景帝元年至隋开皇十六年,从清雍正十二年到辛亥革命,古城数次易名,最终彻底改称为临沂。启阳城址历史久远,对于研究当时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情况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这一次,你明白临沂沭埠岭机场为什么更名为“临沂启阳机场”了吧!

临沂罗庄历史

西周时期(前1046-前771年)。灭商的周王,实行封邦建国的分封制。罗庄区境分属鲁国和郯国卿大夫的"采邑"。启阳邑、祝丘邑、中丘邑都是分封"采邑"的地名。春秋时期(前770-前476年)。沿袭西周分封制,这一区域仍为鲁国(郯国已成为鲁国的附庸国)卿大夫的"采邑"。中叶以后,鲁国被"三桓"专权,公室的土地和人民被瓜分,这一区域被鲁国季孙氏割据。战国(公元前475-前221年)时期。推行以郡县为基础的君主集权制和分封食邑制。初期,鲁国推行哀公季康子"用田赋"政策,秦商鞅变法后,效仿秦国的君主集权制,在这一地区设置开阳县。罗庄区境属鲁国开阳县。楚灭越灭鲁后,江北广大地区成为楚国的领地,并在长城(今苍山县长城镇)置襄贲县。罗庄区境分属楚国开阳县和襄贲县。

秦朝(公元前221-前207年)时期。秦统一中国后,全国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在这一地区置郯郡及属下启阳县。罗庄区境属郯郡启阳县。

西汉(公元前206-公元8年)时期。实行郡、国并行制,其下设县。汉高帝改郯郡为东海郡,辖郯、兰陵、襄贲、启阳等38个县。罗庄区境分属东海郡襄贲县和启阳县。汉景帝时,为避景帝刘启讳,改复开阳县。汉武帝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置徐州刺史部(此时的州刺史部属于监察区,不是行政区划),并在开阳县城北诸葛城析置临沂县,罗庄区境分属徐州刺史部东海郡襄贲县和开阳县。

东汉(公元25-220年)时期。初沿袭西汉郡县制。建武十七年(公元41年),改琅琊郡为琅琊国(建都于莒)。建初五年(公元80年)迁都于开阳城。区境分属徐州刺史部琅琊国开阳县和东海郡郯县。中平五年(公元188年),改徐州刺史部为徐州(地方最高一级行政区划),形成州、郡(国)、县三级制。区境分属徐州琅琊国开阳县和东海郡襄贲县。

三国(公元220-265年)时期。区境属曹魏政权辖地,区划基本沿袭汉制,只是将郡改为国,实行国、县两级制。魏黄初年间(公元220-226年)改东海郡为东海国。区境分属琅琊国开阳县和东海国襄贲县。

西晋(公元265-316年)时期。短暂的统一中国,又恢复分封制。晋初复改东海国为东海郡,晋惠帝时又改东海郡为东海国,但区划从属似沿用三国旧制。区境分属琅琊国开阳县和东海国郯县。

东晋、十六国(公元317-420年)时期。东晋初期沿用西晋旧制,但"五胡十六国"分裂割据后,罗庄区境曾先后属东晋、后燕、南燕和北魏辖地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匆匆网】立场,本平台所发表的文章、图片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邮箱:dandanxi6@qq.com)我们将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

(18)
上一篇 2022年11月25日 12:09
下一篇 2022年11月25日 12:1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