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节属于黔东南还是黔西南 ,兴义在毕节里面吗?

兴义在毕节里面吗

兴义是黔西南州的首府,是一个县级市,它不在毕节,兴义是一个风景相当美丽独特的地方,比如兴义万峰林就值得一去。毕节下辖的六县二市分别是威宁,赫章,金沙,纳雍,大方,织金和黔西市,毕节市。而兴义既不属于毕节,也不与毕节市接壤,毕节也是一个风景独特而又美丽的地方,这里有织金洞,百里杜鹃等风景名胜,值得你一去!

兴义在毕节里面吗

贵州的南方是哪几个市

贵州省,简称“黔”或“贵”,地处西南腹地,与重庆、四川、云南、广西接壤,是西南交通枢纽。世界知名山地旅游目的地和山地旅游大省,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辖贵阳市、遵义市、六盘水市、安顺市、铜仁市、毕节市、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境内地势西高东低,自中部向北、东、南三面倾斜,全省地貌可概括分为: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四种基本类型,高原山地居多,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是全国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的省份。

贵州的南方是哪几个市

贵州气候宜居城市排名

贵州,是中国生态环境、气候最好的省份之一。近年来,也有许多外省人到贵州定居。我经常在网上看到有人问:贵州哪里最适合居住?网上的回答也基本都是说自己的家乡,十分不客观。于是我决定写下本文,来说说贵州到底有哪些城市是最适合居住的。

要适合居住,我先说说一些最重要的标准。一是交通,在目前高铁比较发达的时代,距离高铁站较远的地方是不能够进入宜居的选择地的,毕竟现代人十分在乎出行的快捷、舒适;其次,是气候和环境。一个地方不能太热,不能太冷,城市环境优美。接着就是城市城市在教育、医疗、经济等方面的条件。由于贵州目前高铁、高速公路都十分发达,因此,交通方面就不比较了,这里直接说气候吧。

首先从夏季来说吧,贵州夏季总体而言是比较凉快的,但是有几个地方也是高温之地,其中遵义和铜仁是贵州的“火炉”,尤其是赤水,气温已经接近四川盆地。黔东南地区,大部分靠近湖南,海拔比较低,夏天受到亚热带高温影响,因此气温也十分高。黔南州,其南部地区夏季很热,其中罗甸因为处于山间盆地,因此是贵州南部最热的地方。其他的独山、荔波、平塘等地的夏季温度也是很高的。

遵义:典型的夏热冬冷

长沙气候:遵义和长沙类似,但是没有长沙热

北方城市青岛的气候变化

贵州夏季气温最凉爽的地方是六盘水、毕节、贵阳、安顺四个地区,六盘水是著名的“凉都”,贵阳是避暑之都。不过,六盘水和毕节的紫外线也比较高。夏季贵州气候最好的应该算贵阳的开阳一带,这里又凉爽,又湿润。黔西南地区的兴义,总体温度比这四座城市高,但是也没有遵义、黔东南、黔南、铜仁热,放在全国来说,也是很好的避暑城市。

六盘水:夏季凉爽,冬季寒冷

再说冬季吧。一般人都比较清楚,贵州的气候总体上是“天无三日晴”,冬天比较湿冷。不过,这也不是全对的。贵州冬季大部分地区十分湿冷,但是也有部分地区还是比较温和的。最湿冷的地区是最北的六盘水(盘州除外)、毕节、遵义、铜仁,以及贵阳的息烽县、开阳县等地,最温和主要位于南部,比如兴义、盘州、罗甸、荔波等地。其中,兴义是贵州冬季最温暖的地方,经常出现20度以上的温度。而中部的贵阳、安顺、都匀、凯里处于两者之间。

兴义气温变化情况

昆明的气候变化,和兴义十分类似,但是紫外线远远高于兴义

从气候上来说,遵义、铜仁和黔东南大部分地区就基本被排出宜居之外了,因为这些地方夏天太热,冬天太冷,完全是和宜居反着干。而毕节(黔西除外)、六盘水(盘州除外)、开阳等地比较极端,夏天舒服,冬天冷的刺骨,所以也不算气候好。黔南州南部的罗甸夏天太热,也被排除。那么剩下的就是总体比较宜居的地区,这一块地区主要位于贵州中部和西南部。

兴义空气质量

鉴于贵州气候最大的缺点是湿冷,那么冬季最温暖的兴义就应该是贵州,甚至中国气候最好的地方了。兴义处于贵州西南角,是贵州、云南、广西交界处,海拔1200左右,纬度较低,又受到昆明准静止锋影响,因此气候很好。兴义修建了万峰湖之后,使得夏季的平均气温下降了2度,冬季平均气温提高了2度,兴义从3月中旬到11上旬都较舒适,时间长达230天,其余时间属次舒适,是全省乃至全国舒适期最长的地区。使得这里夏季是避暑城市,冬季是避寒城市。

万峰湖

兴义之外,考虑到交通方面以及城市环境等,那么贵州比较宜居的城市还有贵阳观山湖、贵阳花溪、清镇市、都匀市、凯里市、惠水县、黔西县、安顺市、盘州市、荔波县等。这些城市中,最冷是的黔西,最热的是荔波,不过总体而言温度也比较适合。这些城市的交通都十分方便。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匆匆网】立场,本平台所发表的文章、图片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邮箱:dandanxi6@qq.com)我们将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

(13)
上一篇 2022年11月20日 13:55
下一篇 2022年11月20日 14:0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