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吐珠的典故和由来
作为南国奇葩的龙吐珠。其花皆属苞片组成的棱形花萼,活像一个个奶白色的“杨挑仔”,在它尖端的裂口间,吐出五根绛红的花儿,疏密匀称地布满在叶片之上。虽然并不像杜鹃花那般的厉害紫千红,也没有玫瑰那种妖艳的魅力,但它却顽强地抗御酷暑,把蕴藏生命之火的红珠,吐完一颗又一颗。
这种花的祖家原在赤道非洲的西部。对其名称的来由曾有过一段趣闻:在十八世纪中叶,英旅行行家科斯·汤姆森去非洲游历,无意中看到许多黑肤姑娘,用龙吐珠花串成颈链,饰持胸前,一黑一白,反差强烈,引起莫大兴趣,于是采得种苗带回试种。
当时植物学家认为他是第一个发现者,遂以他的名字命名。
到十九世纪末期,马里开始经营这种花草,自行改名为“珍珠宝塔”,这比用人名确胜一筹。
到了二十世纪初,龙吐珠进入荷兰的国际花市,初时销售量极少,有个华侨工人方福林钟对花客喜爱吉祥的心理,建议改用“龙吐珠”的花名来招徕顾客,立即爱到老板的采纳。
结果生意非常兴隆,几乎远销世界各地,他被提升为职员。此后,龙吐珠之名就流行全球了。
赛珍珠由来
赛珍珠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代表作《大地》
赛珍珠,女,(Pearl S. Buck,1892年6月26日-1973年3月6日),出生于西弗吉尼亚州,直译珀尔·巴克,美国作家、人权和女权活动家。出生4个月后即被身为传教士的双亲带到中国,在镇江度过了童年、少年,进入到青年时代,前后长达18年之久。赛珍珠在中国生活了近40年,她把中文称为“第一语言”,把镇江称为“中国故乡”。在镇江风车山上在她小时候就读过现在仍然存在的崇实女中内有她的故居。同时在南京大学鼓楼校区北园的西墙根下,矗立着一座三层的西式小洋楼。也是赛珍珠居住工作过的地方,她曾在这里写下了描写中国农民生活的长篇小说《大地》(The Good Earth),1932年凭借其小说,获得普利策小说奖,并在1938年以此获得美国历史上第二个诺贝尔文学奖。1934年,告别了中国,回国定居。回国后她笔耕不缀,还积极参与美国人权和女权活动。1942年夫妇创办“东西方联合会”(East and West Association),致力于亚洲与西方的文化理解与交流。1973年5月6日她郁郁中去世于佛蒙特州的丹比(Danby Vermont)。代表作《大地》(The Good Earth)等。她也是唯一一个同时获得普利策奖和诺贝尔奖的女作家,也是目前作品流传语种最多的美国作家。
基本信息
中文名
珀尔·布克
外文名
Pearl S. Buck
别名
赛珍珠
视频百科
相关合集
人物经历
早年经历
赛珍珠本人
1892年6月26日出生在弗吉尼亚州西部,4个月后,随传教士父母赛兆祥和卡洛琳来到中国。先后在镇江、宿州、南京、庐山等地生活和工作了近40年,其中在镇江生活了18年,她在镇江经历了她人生的早期岁月,因此她称镇江是她的“中国故乡”。她童年的大部分时光都在那里度过,首先学会了汉语和习惯了中国风俗,然后她母亲才教她英语。1900年因中国北方发生义和团运动,赛珍珠首次回到美国故乡。1902年重返中国镇江。
工作经历
1921年下半年,随丈夫布克来到南京,受聘于美国教会所办的金陵大学(1952年并入南京大学),并住进了校内一幢单门独院的小楼。
写作经历
1923年写出了处女作《也在中国》,此后便屡屡有作品发表。
1925年还写了短篇小说《一个中国女子的话》,讲了一对异族青年男女的罗曼故事,以“影射”她与徐志摩之间的恋情。
1928年夏回到南京的家园时,尽管整座院落成了马厩和“公厕”,但她却在一个小壁橱里惊喜地翻出一个木箱。士兵和劫匪掠走了她的大半家产,却把这个木箱留了下来,箱中完好无损地放着她在母亲去世后为其写的《凯丽的传记》一书的手稿——这部手稿排成铅字时书名便改成了《异邦客》。继续创作,不久给美国的朋友戴维·劳埃德寄去了一篇曾经在杂志上发表的小说《一位中国女子说》,同时还附上了未曾发表的续篇,建议将两者合成一部长篇,书名定为《天国之风》。不久新作《王龙》又从南京金陵大学寄到了纽约庄台公司,沃尔什又热情地答应出版,只是觉得《王龙》之名很难为人接受,而书名应“扣人心弦,富有浪漫情调”,建议改用“大地”之类的名字。
1931年春,装帧精美的《大地》(theGoodEarth)出版,好评如潮,销量飙升,《大地》一下子成了1931年和1932年全美最畅销的书。并且,很快就有了德文、法文、荷兰文、瑞典文、丹麦文、挪威文等译本。庄台公司也因此从一个负责累累的出版社一跃而成为纽约著名的出版公司。沃尔什与赛珍珠双方还愉快地订下并切实履行了这样的协议:赛珍珠写什么,他就出什么。所以赛珍珠后来写成的《大地三部曲》之《儿子们》《分家》以及其他多种文学作品,都是由沃尔什的公司出版的。
社会活动
1949年创办“欢迎之家”,帮助收养具有亚洲血统的美国弃儿。
1964年获人类特殊贡献奖。创设赛珍珠基金会,旨在帮助美国军人在海外与亚洲妇女非婚所生弃儿。
1972年尼克松总统宣布访华后,赛珍珠不顾年迈,同意主持美国国家广播公司(NBC)专题节目“重新看中国”,积极准备重新访华,但是一位中国驻加拿大的外交官给她发来一份严酷的拒绝信函。
1973年,带着种种疑惑和遗憾离开了她的两个世界。赛珍珠给一位朋友信中曾写道:“我想我比其他任何人都做得多,我帮助美国人民了解和热爱中国人民。尽管我们目前和中国大陆互不往来,美国人民还是一如既往地关注着中国人民。”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匆匆网】立场,本平台所发表的文章、图片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邮箱:dandanxi6@qq.com)我们将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