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云纱的种类怎么区分
香云纱的种类:市场价来说,从高到低:冠乐绉香云纱、龟纹香云纱、珍珠缎香云纱、素绉缎香云纱。
1.花罗作为真丝中的爱马仕,地位是比较高的了,主要特点面料上会有一个个小孔,透气不透肉。
2.冠乐绉香云纱它是用面料把它给压成褶皱,然后可以看到他们这些图案比较有立体感,一般的话就会在高定店出现,价格也比较贵一些。
3.龟纹香云纱面料主要纹路就像龟背上的那个纹路一样,有点像断掉的那种感觉,所以叫龟背纹,特点比较有筋骨感,穿上去比较修饰身形,有一点点偏硬的那种感觉。
4.珍珠缎香云纱它是表面是一颗一颗的,是压上去的,会比素绉缎和是桑波缎多一道工序。
5.素绉缎香云纱为真丝面料中最常见的一种面料,它的正面是有光泽的,反面是没有光泽的。
6.桑波缎香云纱桑波缎跟素绸缎相接近,另外桑波缎上面会有一个提花。
7.重缎香云纱比较厚一点,姆米数在38姆米以上,色泽比较鲜亮。
8.绢纺香云纱比较厚,哑光材质的,是由真丝的下脚料用人工编织的,常见的纹路人字纹。
香云纱的种类
香云纱是一种轻薄透明的纱绸面料,一般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棉香云纱:以棉纱作为原材料,经过不同的加工方法处理而成,比较结实、耐磨,适合制作日常服装。
2.丝香云纱:以丝绸为原材料,具有较好的光泽和柔软度,适合制作高雅的礼服、婚纱等。
3.麻香云纱:以麻纤维为原材料,具有清爽凉爽的感觉,透气性好,适合夏季的服装。
4.化纤香云纱:以化学合成纤维为原材料,纤维细度较小,柔软度和透明度均好,适合制作运动服装、内衣等。
总的来说,香云纱的种类繁多,可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原材料适合不同的服装制作。
香云纱种类排名
香云纱种类有古代,衣服,布料,旗袍。香云纱是一种流行于20世纪30,40年代岭南地区夏季独特服装布料。
香云纱和桑蚕丝的区别
香云纱是桑蚕丝的升级版,
香云纱的原料是桑蚕丝。桑蚕丝经过极为复杂的加工流程后制成香云纱。桑蚕丝通过简单的编织工艺即可面料。
桑蚕丝的用途会比香云纱广泛很多,它除了做裙子等服装面料以外,还会作为服装配饰。而香云纱因为成本较高,一般只用于连衣裙以及旗袍,汉服等高档服装。
香云纱穿多久会坏
香云纱穿多久坏要看穿的频率还有保养的程度,一般来说,这种衣服可以穿一到五年不等。 香云纱通常是不会收缩的,但是第一次洗涤时可能会收缩,香云纱的品种很多,建议在洗涤之前检查衣服的标签,由于某些品种不适合洗涤,建议在洗涤前先在水中浸泡约十分钟,浸泡时间不宜过长
香云纱为什么不吸水
香云纱不吸水,因为香云纱是一种孔隙性比较大的真丝绸,表面涂布了薯莨汁,然后用含有大量铁离子的河泥覆盖、暴晒,最终得到的一种一面棕褐色、一面黑色的带有闪光的绸布。这种绸布的特点是打湿水之后很快就干,而且出汗不沾身。
香云纱本身就是真丝绸的一种,香云纱没有多少种类,就是一种具体的经过特种薯莨涂层处理的真丝绸,
香云沙和香云丝的区别
1、产地不同:香云丝在浙江,香云纱在广东;
2、品种不同:香云丝属于丝绸产品;香云纱是世界纺织品中唯一用纯植物染料染色的丝绸;
香云纱历史
“香云纱”俗称“白坯纱”,又名薯莨纱,经过晒莨后的成品称“莨纱”,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它是中国一种古老的手工制作的植物染色面料,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于它制作工艺独特,数量稀少,加之该面料具有凉爽宜人、易洗快干、色深耐脏、不沾皮肤、轻薄而不易折皱、柔软而富有身骨等特点,特别受到沿海地区渔民的青睐。在过去,香云纱被称为软黄金,只有朱门大户人家才能享用。在织造上,它是经线以绞纱织成带有几何行小提花的白坯纱,再用广东特有植物薯莨的汁水浸染桑,后用珠三角地区特有的富含多种矿物质的河涌淤泥覆盖,经日晒加工而成。由于穿着走路会“沙沙”作响,所以最初叫“响云纱”,后人以谐音叫做“香云纱”。
唐代已有关于薯莨的记载,北宋沈括和明代李时珍都曾记述过薯莨的染色作用。佛山市顺德区的养蚕缫丝业有着悠久的历史,素有“南国丝都”之美誉,这里完整保存了香云纱的染整技艺。明代永乐年间,广东莨纱已经出口到国外。
清道光年间(1821—1850年)南海开始织造土蚕丝平纹织物——绸,经晒莨染整后便是莨绸;清宣统元年(1909年)佛山有晒莨户9家,工人约200名。莨绸主要远销欧美、印度、南洋等地。
民国初期,南海首创具有扭眼通花的桑蚕丝织物,小提花者称“帐纱”,大提花者称“云纱”,统称为“纱”,经晒莨后即为莨纱,其时,南海、顺德、广州等地相继开设了织造白坯纱和晒莨的工厂,或单独从事晒莨工艺的晒场,珠三角呈现出莨纱生产的欣欣向荣局面,普遍出现了“织晒卖”“自晒卖”等形式的经营者。
20世纪40、50年代,香云纱曾是流行于岭南的独特的夏季服装面料,关于它的起源还有一段故事。话说珠三角渔民用薯莨浸泡渔网时发现渔网变得坚挺耐用,他们将衣服浸泡了薯莨汁后,发现也能像渔网那样坚挺,加之沾染上的河泥能使衣服发出黑色的光亮,而且衣服越穿越柔软耐用,因此渔民在浸泡渔网时也开始浸泡自己日常生活的衣服,久而久之这种特殊的地域性纱绸制品就出现了。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匆匆网】立场,本平台所发表的文章、图片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邮箱:dandanxi6@qq.com)我们将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