闷饭水米的比例 ,用多功能电压力锅蒸米饭时,水和米的比例是多少?

用多功能电压力锅蒸米饭时,水和米的比例是多少

首先,我们要知道,大米也分好多种。

单独说南北方的稻米口感和吸水性就有很大差别。然后陈米和新米的吸水性也是不同的。

籼米

这就是传说的南方米,米粒细长,清爽,看起来没有很亮的油光。吸水性相对低一些。

因为籼米的直连淀粉含量低,支链淀粉含量高,所以做出来的米饭松散,粒粒分明。

这种米弹性相对粳米低,口感比较散,时候做煲仔饭和炒饭。

焖米饭的时候,米与水的比例差不多是1:1.1~1.2之间

就是说,200g的干大米,要加入220-240ml的清水去焖米饭。

粳米

传说的东北大米。米粒短粗,圆融,油光十足。焖米饭的时候粳米吸水性相对高。

这种米,直连淀粉含量相对高,支链淀粉含量相对低,

做来的米饭劲道,弹牙,油性十足。这样的米,最适合之间吃啦!或者做成打糕也是极好的。

相对籼米来说,粳米的吸水性更强。如果焖米饭,米和水的比较大概要1:1.2~1.3之间

就是说,200g的干大米,要加入240-260ml的清水去焖米饭。

新米和陈米

所谓的新米呢,就是采收下来1年之内的大米

陈米呢,是相对新米来说的采收下来超过1年的大米。

新米因为采收时间段,存放时间短,所以含水量相对陈米高,所以用新米焖饭,水要稍微少于陈米。

同样的一种大米,新米比陈米少5%左右的水分去焖饭,出来的口感就会是差不多的

但是有个问题,陈米的香气不足,米粒灰暗,发黄。想要做出新米的味道那是不可能的,可以在用陈米焖饭的时候稍微加入 半小勺食用油,这样也能事半功倍!

蒸米饭水和米的比例是多少

蒸米饭的水米比例是1:1.2。大米和水的比例应该是1:1.2。可以用手指来测量水的量,用食指放入米水里,只要水超出米有食指的第一个关节就可以。 

首先把大米淘洗干净,然后放到碗中,放四分之三分量即可。 

大米放好后,倒入适量的清水,用食指放入米水里,只要水超出米有食指的第一个关节就可以。 

蒸锅倒水烧开,水开后放入蒸屉,然后把装水的碗放到蒸屉上,蒸15~20分钟即可。

用蒸锅怎样隔水蒸米饭水米比例

在一般情况下,蒸米饭时,大米与水的比例为1:1.2或者是1:1.5,水超过1:1.2蒸出的米饭比较松软,低于1:1.2能稍微硬一点,具体可以根据个人对于米饭的软硬喜好来定,但是建议加水时最多不要超过1:1.5。

如果没有具体测量水的器具,可以在电饭煲中,让水没过大米1厘米左右

电饭锅蒸米饭比例

我们中国人的饮食习惯,主要是以面食和米饭为主的。相对面食来说大多数人更加喜欢吃米饭。现在蒸米饭主要是用电饭煲来做,但是还是会有很多时候做的夹生饭,或者比较硬,那么怎么样蒸米饭会达到,香软可口的效果呢,现在我们通过电饭煲蒸米饭水和米的比例是多少来介绍一下。

闷饭水米的比例
,用多功能电压力锅蒸米饭时,水和米的比例是多少?图1

一、电饭煲蒸米饭水和米的比例是多少

为了使米饭更加好吃,在用电饭煲蒸米饭时,米和水的比例应该是1:1.2。有一个特别简单的方法来测量水的量,用食指放入米水里,只要水超出米有食指的第一个关节就可以。 这样蒸出来的米饭,会比较酥软可口,也不会夹生哦。适合各类人群食用。

二、做米饭的秘籍有哪些

这里有四大秘籍,只要您记住这四大秘籍,一定也会蒸出香甜可口的米饭,首先,我们用一个容器量出米的量。

第一大秘籍——洗米:洗米一定不要超过3次,如 果超过3次后,米里的营养就会大量流失,这样蒸出来的米饭香味也会减少。记住洗米不要超过3次。

闷饭水米的比例
,用多功能电压力锅蒸米饭时,水和米的比例是多少?图2

第二大秘籍——泡米:先把米在冷水里浸泡1个小时。这样可以让米粒充分的吸收水分。这样蒸出来米饭会粒粒饱满。

第三大秘籍——米和水的比例:蒸米饭时,米和水的比例应该是1:1.2。有一个特别简单的方法来测量水的量,用食指放入米水里,只要水超出米有食指的第一个关节就可以。

第四大秘籍——增香:如果您家里的米已经是陈米,没关系,陈米也可以蒸出新米的味道。就是在经过前三道工序后,我们在锅里加入少量的精盐或花生油,记住花生油必须烧熟的,而且是晾凉的。只要在锅里加入少许就可以。现在,可以插上电,开始蒸。蒸好了,粒粒晶莹剔透饱满,米香四益。

闷饭水米的比例
,用多功能电压力锅蒸米饭时,水和米的比例是多少?图3

通过以上的介绍和分析,我们明白了,电饭煲蒸米饭水和米的比例问题,也知道了如何蒸米饭更加的好吃,毕竟这个是日常最长用,和常识性问题,在日常中这种简单实用的知识是我们必备生存生活技能,不能因为生活质量越来越好就不去学习常识,毕竟我们不是巨婴。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匆匆网】立场,本平台所发表的文章、图片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邮箱:dandanxi6@qq.com)我们将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

(0)
上一篇 2023年06月13日 15:40
下一篇 2023年06月13日 16:2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