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是哪里人 ,关于项羽的三个小故事的题目?

关于项羽的三个小故事的题目

【故事一】项羽乌江自刎

  项羽被围垓下,辞别爱姬突围,又误入大泽之中,被汉兵追上。项羽复引兵向东,至东城时仅剩二十八骑。

  项羽来到乌江边,乌江亭长将船停在江边,对项羽说:“江东虽小,却地方千里,有众数十万人,足以使您称王。愿大王赶紧渡江,此茫茫大江仅有我一只船,汉军即使追到这里也无船可渡。”

  项羽听后微微一笑,说:“天要亡我,我还渡江干什么!况且我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如今无一人生还,纵使江东父老可怜我而称我为王,我还有什么面目去见他们?纵使他们不说什么,我难道就问心无愧么?”

  说完,便将坐骑赐予亭长,又回身手持短兵与汉军步战。项羽一人杀了汉军数百,但终因寡不敌众,自刎于乌江之边。

  【故事二】项羽与虞姬的爱情故事

  在古代,弄权的女人都美丽,而一些美丽的女人却不都弄权。她们默默无闻,坚守妇道,无私奉献,光彩照人。虞美人就属后一种。

  虞美人即虞姬,是项羽毕生钟爱的一个女人。

  有人说项羽和虞姬的爱情是天生一对,地配一双。这项家和虞家原都是楚国贵族,秦始皇灭楚后,迁移到今江苏省宿迁县过隐居生活。项羽和虞薇从小一起长大,两小无猜、青梅竹马,这两家于是结为秦晋之好。

  虞姬嫁给项羽之后不久,陈胜、吴广领导的秦末农民起义开始了。项羽和叔叔项梁带着八千子弟兵也树起了义旗,项羽从此戎马倥偬,开始了紧张的军旅生活,南征北战,昼夜厮杀。作为妻子的虞姬,随军行动,项羽战到哪里,她就跟到那里。战场的形势瞬息万变,先是陈胜、吴广的义军发展迅速,所向无敌,主力部队都进入了关中,打到距秦国都城咸阳只有几十里的地方。咸阳城兵临城下,情况万分危急;可不久秦军在张酣带领下反扑,迅速扭转了战局,吴广在荥阳失败,陈胜在陈县被杀,项梁也在定陶战死。

  每当项羽在外苦战,虞姬就守在帐中等项羽回来,时刻挂念着前线的战事,心里七上八下。有一天项羽回来,虞姬连忙把他迎入帐内,但见项羽形容疲惫,神色仓皇,精神狼狈,不像从前得胜回来雄赳赳、气昂昂的大英雄气概,便知道有些不好。等到项羽坐定,喘息略平,便带着笑脸,轻声细语,小心翼翼地问起前方的战事。当她听到项梁战死的消息时也不禁失色,悲伤万分,可脸上又不敢现出惊慌的神色,怕惹起项羽的烦恼。她连忙命人摆上早已准备的酒肴,借着美酒,替项羽解闷消愁。这种时候她只能把悲伤的泪水偷偷咽下去。

  就这样,在项羽领兵出战时,她给他鼓励,寄予深情厚望,保佑平安归来;在项羽凯旋归营时,她以翩跹舞姿,千般柔情,万般妩媚,欢歌娱曲给他祝贺;在项羽遇到挫折的时候,她便以“胜败乃兵家之常事”的话给他抚慰;甚至她还会穿了战靴,披上绣甲,骑马跟着项羽在阵上冲锋,作他坚强的后盾。有了这一强大的精神支柱,项羽越战越勇,所向披靡。

故事三 巨鹿之战

  楚怀王派宋义和项羽带一支大军去援救陈余。俗话说,救兵如救火。然而主将宋义害怕秦国势力,拖拖拉拉,逗留不前,项羽怒而杀死宋义,带领军队渡河进军。项羽破釜沉舟,扬言只准备三天的粮食,以向全军表示此次作战有死无生、誓死一拼。在巨鹿与秦军的大战中,项羽的人马无不以一当十,奋勇厮杀,呼声动天,杀声震地,项羽大破秦军。巨鹿之战后,项羽已成为各路诸侯军的领导者,成为诸侯上将军,凡是参加巨鹿之战的诸侯军无一不归其麾下,甘心情愿听从他的号令,一直随他西征。接着他坑杀投降过来的20万秦军,带领大军浩浩荡荡地杀向咸阳。

项羽为什么要死

首先,在一定程度上讲,这可谓是性格悲剧,不可一世的霸王是骄傲的,容不下失败的,但这种性格也是导致项羽最终走上灭亡道路的主要原因。项羽的死虽然在后人来讲慷慨激昂,且被李清照等人广为吟诵,但一代霸王就此了却人生却也让人不免喟叹。

项羽被打败后带领八百人马突出重围,来到乌江江畔,乌江亭长劝项羽赶快渡江,以图东山再起,然而他却只是说:“是天要灭我,我又何必渡江呢!况且当初我和江东八千多人度过江向西,如今就我一个人生还,即使江东的父老乡亲可怜我,不责备我,我难道不会在心里羞愧吗!”然后拔剑自刎。

这种说法是出自司马迁,司马迁在编撰《项羽本纪》的时候,距离项羽自杀的年代也比较近,而且司马迁写的《史记》还是比较还原历史真相的,因此流传最广,之后关于项羽自刎的传说大多也以此为根据,这也就促成了项羽为什么自杀的说法之一。

其次,垓下一战上演了“四面楚歌”,所以项羽认为天下都被刘邦占据了,自己没地方跑了,要是他知道此时自己还有半壁江山,估计项羽也不会自刎。

原因很简单,从项羽垓下的自我评价也能看出来(天欲灭我非战之罪,可见项羽的想法),所以从一开始被包围,到跑到江边才自杀,可以看出,刚开始项羽还选择了跑,但等到江边之后,发现部下已经都没了,正常情况下讲,历史上每次战争的溃败突围身边都还会有一些残兵败将,但项羽身边已经没了,所以项羽才会以为自己没地方去了,是天要灭他,所以到了江边干脆不走了。

最后,虞姬之死的刺激以及跟随自己多年南征北战的将士都战死了,自己苟活于世已无他趣。

项羽本是江东人士,只要过了乌江就到了自己家乡了,想到自己兵败而归,无言面对家乡父老,而且,秦朝时期,江东等地还算是比较落后,百姓也相对较少,最初项羽出来争霸天下已经带走了大部分的强壮,现在回去在来,江东父老还会不会支持都很难说,毕竟胜负难以预料,江东父老还愿意派出青壮吗?

不难发现项羽不过江是因为无颜面对江东父老,也害怕刘邦杀过去害了江东父老,还有就是加上虞姬的死,他已经觉得活得没意义了。所以还是在江边自刎了最好,这样江东父老可以过上安静的生活,也不会让刘邦抓成俘虏,自己也可以陪自己心爱的虞姬去了。

总而言之,项羽也可能想到自己若被刘邦所擒,必然受辱而死,常言道:士可杀不可辱。因此,此情此景,自刎已是对项羽来说最好的选择了。心死则身也死了,心若滚烫,到哪里都能发光,不愿意苟活也不一定是坏事。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匆匆网】立场,本平台所发表的文章、图片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邮箱:dandanxi6@qq.com)我们将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

(0)
上一篇 2023年02月24日 15:24
下一篇 2023年02月24日 15:4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