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圣诞节的由来
圣诞节是源自古罗马的农神节,只是后来基督教将其加入到了圣诞体系并用来庆祝耶稣的降生。圣诞节有许多的习俗,比如送圣诞贺卡、戴圣诞帽、送圣诞礼物、装饰圣诞树等等。
西方圣诞节的由来和故事
公元336年罗马教会开始在12月25日过此节。12月25日原是罗马帝国规定的太阳神诞辰。有人认为选择这天庆祝圣诞,是因为基督教徒认为耶稣就是正义、永恒的太阳。5世纪中叶以后,圣诞节作为重要节日,成了教会的传统,并在东西派教会中逐渐传开。因所用历法不同等原因,各教派会举行庆祝的具体日期和活动形式也有差别。圣诞节习俗传播到亚洲主要是在十九世纪中叶,日本、韩国等都受到了圣诞文化的影响。现在西方在圣诞节常互赠礼物,举行欢宴,并以圣诞老人、圣诞树等增添节日气氛,已成为普遍习俗。圣诞节也成为西方世界以及其他很多地区的公共假日。
圣诞节饮食包括火鸡、树干蛋糕、杏仁布丁、姜饼、海鲜、glogi酒、沙滩宴、玉米粥等。
圣诞节人物形象主要指圣诞老人(SantaClaus),其原型是生活在公元4世纪米拉城(今土耳其境内)的主教圣尼古拉斯。他一生当中做了很多慈善工作,最喜欢在暗中帮助穷人。圣诞老人是他后来的别号,这个名字是出自他暗中送钱,帮助三个女孩子的故事。尼古拉斯死后被尊为圣徒。圣诞老人的形象是一位身穿红袍、头戴红帽的白胡子老头。每年圣诞节他驾着鹿拉的雪橇从北方而来,由烟囱进入各家,把圣诞礼物装在袜子里挂在孩子们的床头上或火炉前。
圣诞节的由来小故事
19世纪初,一个叫约翰的14岁男孩住进了英格兰的一家孤儿院。那时的孤儿院生活是很可怕的,孤儿就意味着没人喜欢、没人疼爱。这座孤儿院的院长对孩子们少有爱心,这里也没有孩子们喜欢的游戏,没有同情,没有理解。
孩子们一年到头都要劳动,他们每天天一亮就起来干活,一直干到天黑。一年之中,只有圣诞节这天孩子们不用干活,而且还可以收到礼物——只橘子。约翰到孤儿院后,每年都盼望着圣诞节,还有这只橘子。
在英格兰,无论是对约翰还是对他的同伴来说,橘子都是稀罕的东西。孩子们每次拿到橘子时都视若珍宝,他们把宝贵的橘子保存几天、几星期,甚至几个月——守护着、闻着、摸着、欣赏着这只橘子。通常他们都要保存很久,等他们剥开橘子皮时,却发现它已经烂了。
每当圣诞节快到时,孩子们都会有很多想法,他们会夸口说:“我要把我的橘子存得最久。”约翰睡觉时喜欢把他的橘子放在枕头边,他把橘子贴在鼻子上闻它的香味,拿在手里时都不敢用力,生怕蹭破了橘子皮。
橘子能给他带来一种安全感、富足感,让他心里能暂时离开眼前的贫苦,产生—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这一年的圣诞节,约翰心里特别高兴,因为他马上就要成年了。他知道自己将会变得更强壮,而且不久就可以离开孤儿院了。他高兴地想象着自己的未来,他还想把橘子留到明年他生日那天。如果保存好,不摔不碰,他也许就能在生日这天吃到它。
圣诞节终于来了,孩子们兴奋极了,撒着欢跑向餐厅。约翰闻到了一股与平日不同的香气,他快步奔跑着,因为他太过兴奋,而且鞋也不合脚,他跌倒在地上,这引起了一阵混乱。
约翰刚从地上爬起来,就听到院长严厉地吼道:“约翰出去,今年没有你的橘子了!”约翰大哭起来,他飞快地跑回到寒冷的宿舍里,躲在床角,以免别的孩子看到他的痛苦。
过了一会儿,房门打开了,他的伙伴们回来了。伊丽莎白走到他的跟前,眼里含着眼泪,把一个布包递给了约翰。
“拿着,约翰。”她说,“这是给你的。”
约翰伸手掀开布包的一角,看到里面是一只大大的橘子,只是橘皮上有好几条切痕。他明白了,是伙伴们每人从他们的橘子上切下一瓣,拼成了这只又大又漂亮的橘子,约翰感动极了。
约翰永远也不会忘记那年的圣诞节他的朋友们给予他的关爱。他的幼年是在冷酷的环境里度过的,然而在长大成人的这一年,他收获了友谊和关爱。
后来约翰有了自己的事业,但他从没忘记这只橘子,每到圣诞节来临时,他都会买很多橘子送给孤儿院的孩子,因为他从没忘记自己的梦想,要让所有的孩子都能在圣诞节享受。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匆匆网】立场,本平台所发表的文章、图片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邮箱:dandanxi6@qq.com)我们将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